布光,就是布置舞臺演出所需要的燈光,它是由燈光設計師根據一個劇本的表演內容,依劇情而設計符合表演主題與內容的燈光照明,運用舞臺燈光設備與各種燈光元件布置燈具位置,使舞臺演出場景中產生某種光線效果。
在強調舞臺燈光效果時,這種光線效果首先要具備四個功能:一是滿足觀眾的視覺需求,亮度、色彩的對比;二是完成舞臺表演形象的造型,為視覺上的立體結構,表達物體的質感、立體感和舞臺的空間透視感而布置燈光;三是利用光的方向、強弱、色調的配置,契合表演節目的主題、內容,幫助表達人物的情感和內心世界,展現劇情;四是形成一種意境,制造出一種特殊藝術效果。
在舞臺表演藝術中,沒有燈光就沒有空間與時間,也就沒有視覺與感受。作為其物質支持的照明技術和某些技巧性很強的具體布光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具備審美價值的布光設計才是其之所以成為“藝術”的決定因素。我們追求的布光方法是具有審美意義的宏觀層面上的布光方法。從宏觀的層面 分析,或從接受美學的視點出發,布光方法基本分為以下四種。
一、多點式布光法
是一種經典的布光方法。它用主光、副光、逆光對舞臺表演者或場景進行布光,有意識地在表演者或場景造成陰影,使之有明暗變化,增強立體效果與空間效果,燈光是舞臺造型的最重要手段。
二、大平光布光法
是指所有的燈不分主次,一律投向表演者及場景,使表演者及場景表面形成均勻的亮度,不突出同時也不掩飾表演者及場景的特點,讓觀眾一覽無余。這種布光法優點是基本上一次布好光,以后就不用再動了,而且可以較好地去掉陰影。缺點是光線沒有層次感,沒有光與影的韻味。
三、虛擬布光法
是主要利用特殊燈具模仿自然界某一種天氣或社會生活中的某種光線,造成一種與自然仿真、雷同的效果,也可稱為仿真布光法。虛擬布光法的特點是有唯一的主光方向,整個場景只有一個主光。當然,這個唯一的主光常常是由多個燈具造成,很少用一個燈具。不論主光、輔助光、逆光、效果 光、修飾光,都有其現實依據,即都能在場景中找到光源。有什么樣的環境,就有什么樣的光線;有什么樣的光線,就必然有產生這種光線的環境。環境與光線融為一體,就像自然界或現實生活中的某一場景一樣,真實而自然。
四、裝飾性布光法
指利用某些燈光設備,在畫面背景上產生抽象的圖案,或者在場景中創造可以連續變幻的空間立體的“光”的造型,和表演者沒有直接關系,主要起裝飾、渲染氣氛的作用,利用幻燈機或帶圖案板的聚光燈,在紗幕、幕布或煙霧中投映圖案。利用各種各樣的電腦燈、激光燈,在景片或空中投射二維或三維光線造型。
作為一個燈光設計師,必須考慮到,光不僅提供照明,也要營造氛圍,制造高潮。作為舞臺空間表現的重要手段,燈光在舞臺藝術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原來僅僅是為了照明的需要,到現在發揮能動性的效果,燈光正漸漸地主動參與表演。光具有一種精神輻射作用,一旦它滲透到戲劇 感情的波濤中與表演溶為一體時,舞臺光就能給觀眾一種感覺,一種喚起,從而產生心理共鳴和思維聯想。光色的變化要和表演的情緒、情感相結合。光的意境創造是舞臺光的升華,夸張、內涵和深化的藝術體現,從外部的視覺直觀,向心理、內心世界和借光傳情的方面,尋求舞臺光的表現力。舞臺光的意境創造,千言萬語,集中于一點,就是傳情。意境創造使舞臺人物、景物、情調、氣氛,注入情字的“新血液”,使觀眾在藝術鑒賞中,增添了豐富多彩的聯想和享受。同時,充實了舞臺光的表現語匯,使舞臺演出更生動、更多樣,組成富有節奏的舞臺空間。 |